返回

第 31 章 十万贯【第四更】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石炭!

或者应该叫“煤炭”。

明远托着这种他理应很熟悉,但实际却从未这样近距离地注视过的燃料。

“阿关姐,你知道这石炭产自哪里吗?”

阿关姐迟疑着:她在家里只管着内务和厨房,不怎么管采买。

“小郎君,这石炭是从城里炭行里买来的,价钱比木炭便宜,但就是重……”

胡四的声音从明远身后响起。虽说阿关姐管着账,但是家里采购的事都是胡四负责,因此胡四对此最为清楚。

“这石炭在河东路、太原府和咱们陕西路都有出产,按说陕西路的最便宜,但是烟大。”

胡四深知明远的脾气,因此对市面上任何东西都货比三家,不为最便宜,而是要求质量最好。

果然,明远点头,将胡四称赞了一番,又问起哪种石炭容易点燃。

胡四便挠挠头,说:“都挺难点的。城里人点石炭,要先用一团秸秆,或者是一张小广告,把柴火或者是木炭点燃,然后再把石炭丢进去,方能点着。”

明远听胡四说起“小广告”的时候忍不住一怔,心想什么时候他刻印坊的出品竟派上这个用场了?

但又一想,反正刻印坊印的小广告用着最便宜的纸张,而且纸张也确实是最方便的引火之物,引火就引火吧,也算是物有所值,没有浪费。

听胡四说完,明远将手里的石炭向空中一抛。

落下的时候那块坚硬的煤块儿砸在他手心里,顿时让他白皙的手心变成了黑灰色。

明远望着手心里的黑块块,他倒是没料到,在这个时代,这种矿物燃料已经逐渐有取代柴草,有走进千家万户的趋势。

不过这也不难解释。

北宋自澶渊之盟以来,承平已久,百姓安居乐业,像长安这样的大城市人口孳生。柴草和木炭早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煤炭发光发热是迟早的事。

而他,为何不顺势推上一把,让百姓们用上更为便宜好用的燃料呢?

“就这么办,胡四哥,你明天带我去炭行里看看。”

*

第二天,明远和胡四两人并肩站在炭行跟前,向华则跟在明远身后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