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皇帝万岁!” 银河英雄传说

首页
报错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宇宙历七九九年、帝国历四九○年五月五日二二时四○分,前后一二天的“巴米利恩星域会战”结束了。帝**参战的兵力有舰艇二万六九四○艘,将兵三二○万三一○○名。被完全破坏的舰艇有一万四八二○艘,遭受损伤的舰艇有八六六○艘,舰艇破损总率达百分之八七·二。战死者有一五九万四四○○名,负伤者有七五万三七○○名,人员伤亡总率达百分之七二·○;同盟军参战的兵力有舰艇一万六四二○艘,将兵一九○万七六○○名。被完全破坏的舰艇有七一四○艘,遭受损伤的舰艇有六二六○艘,舰艇破损总率达百分之八一·六。战死者有**万八二○○名,负伤者有五○万六九○○名,人员伤亡总率达百分之七三·七。

关于这场会战的胜利者到底是帝**,还是同盟军?战史学家们的见解分歧,无法统一。双方的死伤率都高达六成以上,这种情形已超过一般军事上对胜利的定义了。以小数点前后的细微数字之差来决定胜败实在没什么意义。那么,这场会战难道是“平手”吗?

主张同盟军胜利的人阐述了以下的理由。“在巴米利恩会战中,同盟军总司令官杨威利的战术指挥往往凌驾在帝**总司令官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之上。在开始的阶段,两者平分秋色,罗严克拉姆公爵的机动性纵深阵看来似乎奏功了,但是一旦崩溃后,战事的主导权就牢牢握在杨的手中了,如果不是先有缪拉的提前抵达,后又出现在敌人胁迫之下的同盟政府下令强制停战的意外情况,历史应该就会明白地记载着杨是完全的胜利者。

另一方面,倡言帝**胜利的人提出这样的反驳。“在巴米利恩星域的战斗,只是为了征服自由行星同盟及统一全宇宙的目的之下,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所构想而展开的壮大战略中的一个小环节而已。将敌人的主力牵制在战场上,再以奇兵突袭敌人的首都使其降伏的手段是自古以来即有的高明战法,所以对于个别战役的失利是没必要感到羞耻的。帝**已达到战略的目的,而同盟军阻止失效,到底是谁获得胜利?只要排除无谓的军事浪漫主义,正视结果,就可以得到回答了。”

此外,还有想夸示自己公正性的人。“在战场上,同盟军是胜利者;在战场外,帝**赢了。”“在战略上,帝**是赢家;在战术上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您所看到的内容#中间#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x#h#w#x#3#.c#o#m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